侘寂,是日本美学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般指的是朴素又安静的事物。
然而,侘寂,是现代文学翻译上的一个误解,
侘び(WABI)与寂び(SABI),国人将其整理为侘寂一词。
19世纪的日本美学家冈仓天心的著书《茶之本 Book of tea》
把侘び翻译成「Imperfect」所指的应是侘び美学中,外表的残缺。
但这显然是被我们再次翻译时误解了。
侘び是日本战国时期著名茶人千利休创造的侘び茶,
是把精神与茶道追求的美融合在了一起,亦是所谓的麁相,
日语原文意思是上をそそうに、下を律仪に
外表粗糙,内在完美。
寂び,寂在古语中也可写作锖(qiāng),
意思是「旧化,生锈」,字的原义固然来自于中文。
于14世纪起,可能受到禅宗等的影响,
在俳句诗人松尾芭蕉,以及能乐推动下,
令其逐渐产生了一层美感的含义:
从老旧的物体(人)的外表下,显露出一种经岁月洗礼的美;
即使是外表斑驳,或是褪色暗淡,都无法阻挡的一种震撼的美。
而鲜为人知的是,
侘寂的思想源头其实可以追溯到中国盛唐时期的禅宗文化,
它源自佛法中的三法印,
既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尤其是无常。
后于南宋时期由荣西和尚把禅宗带到了日本,
禅宗进入日本后,日本选择性地吸收,
与神道、佛教相融合,本土化后成为了「日本禅」。
日本禅与传统日式美学相融合,
逐渐形成物哀、幽玄、侘寂三大审美意识。
侘寂,
则是其中精神层面最高、物质层面最低的一种审美境界。
它是一种东方禅宗的心境状态,认为真正的美是残缺的。
否定了世俗普遍意义的美,
同时对创造无限自由的艺术形式给予了新的肯定。
可见,侘寂描绘的是残缺之美,
否定富贵、华丽、巧言令色、艳丽、豪华、丰满、繁琐,
而残缺则包括不完善的、不圆满的、不恒久的,
当然也可指朴素、寂静、节制、谦逊、自然、静溢……
它同佛教中的智慧一样,可意会不可言传,
所以这个词用语言来表达时,有很强的包容性。
若用现代词汇提炼表达,
侘则是在简洁安静中融入质朴的美,寂则是时间的光泽。
因此,「侘寂」这个词则强调光阴流逝而带来的寂寥之感。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也是积极的,
崇尚无形之美的残缺与不对称。
于现代人而言,
我们一旦领悟并接受了生命中的无常与不完美,
便能在周遭经受过岁月洗礼的物件甚至原生态的物质中
发现且欣赏意想不到的美。
Leonard Koren在介绍侘寂的一本书
《Wabi-Sabi: for Artists,Designers, Poets & Philosophers》中有一段话:
Pare down to the essence, but don't remove the poetry.
Keep things clean and unencumbered but don't sterilize.
削减到本质,但不要剥离它的韵,保持干净纯洁但不要剥夺生命力。
近年来,「土味+奶茶色系」的侘寂风如火如荼,
受到了各个领域设计师及家居爱好者的宠爱,
那么如何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这种看似与实际生活间充满矛盾,
但又平衡了平和与力量的审美呢?
其实,侘寂风更像是一种冷淡的折衷主义风格,
同样是以一种思想影响到了艺术与设计领域,是美学的至高境界,
它以中性色调为主,充盈着原生态的纹理与质感。
置身于此,人们可以远离电子时代的狂热和浮躁,
回到一种更加沉静却又不乏生命力的生活方式。
侘寂,其核心价值是一种精神、观念、态度,
简单来说,它指的是一种直观的生活方式,
强调在不完美中发现美,接受自然的生死循环。
最好的了解侘寂的方式就是以开放的心态接受这一观念,
不设限、不理论化,
尝试在个人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捕捉它的踪影,
感受它,方能创造它,且基于个人不同的体悟。
请跟随我们,一起在现实生活中探索,
感受治愈的侘寂风如何在居家设计中展现其无尽的魅力。
设计理念
我们必须先摆脱作为一个肤浅的完美主义者的枷锁,
去拥抱与追求真实;不需要非常复杂的结构,
选择原生态的材质,没有过于鲜艳、跳跃的色彩;
可整合美式的不羁或Boho风的丰富纹理,
并通过手工定制与编织品打造出一个具有侘寂之美的居住空间。
旨在创建一种基于自然的美学典范,
从而映射出感性与理性氛围融合的「个人主义」的生活艺术。
设计攻略
① 侘寂风常用配色:黑、白、灰、原木、奶油色系+大地色系
或红棕色系的编织品。
② 侘寂风常用材质:砂岩石、微水泥、复古感或原木质材料
(家具、墙板),以营造质朴感与岁月感。
③ 侘寂风常用装饰:艺术陶罐、禅意、绿植、boho风墙饰或纺织品,
以平衡空间的硬度。
要点提炼:
① 家具都尽量选用原木色;
② 床尽量选用矮脚床,更有侘寂的意境。
③ 侘寂之美跟传统的对称美学不一样,它主张「不对称主义」,
呈现一种不对称的美。因此,家具布局应简约而随性,
满足最基本的功能需求的同时尽量「留白」,
做减法,以打造会呼吸的空间。
④ 可适当增加红棕色系的手工地毯或编织品,
增加Female Touch以平衡整个空间的温度。
天然石材的地面散布着不规则的图案,
微水泥墙面的肌理与原木装饰的门、天花板间在质感上形成自然的碰撞。
这一系列材质的结合构建了侘寂风要素的基础。
藤椅与编织地毯间的「同质」对话。
微水泥茶几、花盆与墙面、地面相呼应。
中性的开放式厨房与餐厅设计,
结合原木餐桌,营造了自然、随性的田野氛围。
木制沙漏凳使餐厅质朴的家具组合更加完整。
黑色的装饰花瓶与容器,绿植与原木色的砧板,
在浅灰色的冷静基调中谱写了不一样的音符,
加强了空间的韵律感及活力。
红色和灰色混合的编织门垫,将视线集中在门厅的长椅和穿衣镜上。
正所谓,
移步换景,举步皆如诗。
波西米亚Boho风格的编织品墙饰与同色系的干花,
在卧室营造了相对柔软、舒适的氛围。
粉色及红色系的单椅、墙布、长凳和地毯,
无论在质感上还是色调上,都构成了很好的呼应,
建立起立面与地面的完美衔接。
同时,通过这样的女性元素,缓和了整个空间的硬度,
更适合日常的居住。
层层叠叠的软包床背设计,构建了一个令居住者难以抗拒的舒适感,
金色和灰色相拼的金属壁灯,给质朴的空间频添了现代的精致。
红色系的地毯点缀并增添了空间的柔和要素。
工业化的设计被融入浴室的空间设计中,
坚实的混凝土浴盆、黯雅的微水泥墙面与天然石材的地面,
以具体纹理、颜色上的差异,在不同立面上拉开了整个空间的层次。
「最好的了解侘寂的方式就是以开放的心态接受这一观念,
不设限、不理论化,尝试在个人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捕捉它的踪影」
正如文首选配的音乐,
封套设计也恰是神似的风格,
是巧合,更是心中所念,皆化眼中所见,耳中所闻......
就让这「疫情」随「风」而去吧......
注册订阅我们的简讯以获取95折的首单优惠